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展望报告会顺利举行

2023-12-26 文:社会学院 图:社会学院

2023年12月22日

首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展望报告会举行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文科一级教授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吴愈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教授、院长魏开琼,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王天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出席本次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宋月萍主持本次报告会。

林尚立致辞

林尚立表示,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对于未来发展充满无限期待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从社会科学的专业角度去把握社会发展走势、预测未来变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预判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科学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进步,需要回答国家战略性问题,也需要回应社会发展关切,关注民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展望报告会为连接国家战略和人民关切建立良好机制,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能够凝聚学界力量,为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政府提供新的决策参考,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新的想象力,以此预测未来将要面临何种新问题、担负哪些新责任。林尚立对报告会的长期发展提出期待,希望社会展望报告会建设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创造性的、负责任的、权威性的社会科学平台。

李路路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与未来趋势”的报告。报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历年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数据,选择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若干有意义的变化趋势进行解读和讨论。报告内容从人口状况、社会结构、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获得感四个方面展开,通过CGSS项目二十年连续性的截面数据,直观地向听众展示了“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居民物质生活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同时对未来提出了展望。李路路在报告会中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有很多变化体现在社会行为、社会态度、社会观念等方面,在当今的数字社会中,网络信息成为人们信息主要来源,国家治理的范围、深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杜鹏在报告会上指出,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趋势,二者交织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机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智慧社会建设和信息服务全覆盖提供了基础,中国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率正在迅速提高,老年人的互联网体验也更加丰富。然而,老年人在享受数字生活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字鸿沟、网络沉迷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全面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增进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提升互联网服务和内容适老化水平,加强数字包容社会的建设效果评估。同时,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支撑性作用。在构建数字包容老龄社会的过程中,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中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吴愈晓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至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分享了中国城镇中间阶层及其认同变迁的研究,并对其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分析。他指出2003至2021年间,中国城镇中间阶层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模式,城镇中间阶层的比例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城镇中间阶层对过去十年向上流动感知明显,表明他们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获得感,对未来有积极乐观的预期。发展和壮大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密切关注新兴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分层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还需要思考如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乐观情绪和信心。

李春玲指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剧烈,代际差异现象十分突出,青年代际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经济社会变迁对青年代际的影响是复杂的,它不仅塑造了当代青年的心态和现状,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从80后、90后到00后,每一代青年都经历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些因素塑造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速,青年人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内卷、躺平等现象反映了青年人在教育和就业竞争中的困境和压力;另一方面,新兴经济和新业态也为青年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当代青年的处境和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魏开琼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心承担的国际社会调查协作项目2012 和2022年的两期数据,通过十年的对比,围绕婚育观、家庭性别分工以及工作与家庭平衡三个主题分享了中国居民在家庭与性别角色两大领域的观念变迁。十年间,我国居民的婚育观发生变化,两性之间呈现明显的认知差异,突出表现在同婚不居和婚育分离两个方面,而在子女抚养方面,超九成认同双亲家庭能够更好抚养子女。在日常家务劳动中,女性仍然是主要承担者,但是家庭性别分工开始趋向平等,男女共担家务劳动呈上升趋势;对于政府共担学龄前儿童照料责任的需求明显;在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方面,男女两性都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角色冲突,女性在这一方面更为明显。

王天夫对本次报告会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数字技术革命对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人口结构、职业群体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焦虑与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他表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长达二十年的数据收集对于研究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

本次报告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宋月萍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新闻媒体出席了报告会。整场报告会以数据为驱动,问题为导向,应用为引领,面向中国实践、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立足社会说数据,基于数据说社会,总结与展望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将学界声音、人大话语有效、持续地传播出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展望报告会(Social Outlook Forum)”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主办的品牌性学术项目。报告会的创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布置的任务和对社会学学科提出希望的回应,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