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学生

朱斌:专于学术,潜精研思

2018-11-22 文:社会与人口学院 图:社会与人口学院

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讲师、2016级社会班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社会学。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社会学权威期刊上。 




“岁月悠悠,飘逸的白云牵走童稚的歌谣,汹涌的江水载走纯真的幻想,梦想的天空又多了些许灿烂的云霞,引领着无数的追梦人为之奔跑,如夸父逐日般执著。”

十一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站在了人大的校门前,一段关于找寻自我和追逐梦想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在某一个深夜,夜色昏沉的像是要睡去,可书中的文字却像黑夜中的灯火一般牢牢的吸引着少年的心,一页又一页,少年翻动的书本已来到了尾章,但一份对知识的渴求却愈发强烈,带着这份渴求,少年踏上了在知识的边界上拓荒的征途。岁月流转,十一年后的今天,少年已是一位青年学者,努力地找寻着真理的方向。这位少年,便是朱斌老师,他的故事,是对遵循初心,追逐梦想的生动诠释。

谈选择: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

“因为我个人觉得个人性格好像不太适合政府与企业的工作,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大学中的氛围。”在谈到自己为何选择了学术道路时,朱斌老师如是说。

2007年,朱斌老师第一次踏进人大的校园。尽管在高中时学习的是理科,但他对人文社会科学一直很感兴趣,在本科对社会学的学习中,他对社会学这门能够以多元视角看待社会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大二之后,他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自我认知,确立了坚定的目标——做一名大学教师,专注于学术与教育的事业。认识到这一点后,他从大二开始就将自己的精力完全集中在了读书与学术上。随着书籍文献阅读越多,他的疑问与好奇也与日俱增,驱动着他投身于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朱斌老师依然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指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方法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与一个人的兴趣、研究倾向和性格有关。因为我当时是想做社会分层研究,而分层研究的主流方法是定量;此外,我也觉得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定性研究方法对人的沟通能力,社会经验的敏感度以及个人悟性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朱斌老师对自己选择定量的方法解释到。

一切忠于自己的内心是朱斌老师性格的真实写照,性格和兴趣指引他走上了目前的道路,也鼓舞着他继续走下去。于他而言,学术研究是兴趣和好奇心驱动着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过程,达成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把兴趣作为燃料,持久地为自己提供内在的动力。正如在拉丁美洲流传的一句谚语“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朱斌老师正是在自己的方向上奔腾不息,探索着真理海洋的方向。


谈研究:跳脱数据,迎接挑战

朱斌老师认为自己目前的研究还是数据驱动型的研究。他提到在他博士阶段做研究时,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数据,不断从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找出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再去解释这种关系,这就是数据驱动型的研究,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往往受限于数据,也很容易变成变量游戏,视野会相对比较狭窄。

而理论驱动的好处就在于其目的性较强,带着目的去跑数据,数据是服务于理论的,这比较符合定量研究的演绎-检验的基本逻辑。当然,理论驱动型研究也依赖于数据,没有数据就是无米之炊。朱斌老师认为,定量研究熟练以后,理论与数据是相辅相成的,数据结果与理论总是相互适应的,研究者经常根据数据结果来调整甚至改变自己的理论;当一个研究者对一套数据比较熟悉的时候,他所想到的理论问题往往也会自然而然的与该数据相联系。


谈职业:教学是有层次的

朱斌老师认为,老师的第一要务就是教学,而教学也是分几个层次的。他认为老师教学的第一个层次,便是把一门学科的知识内容系统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自身要对这个领域有着系统的了解,然后把学术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系统化再教给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在教授学生系统化的知识之后,对学生有思想上的启迪或是思维训练方式上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个人阅历、学术水平以及个人思想上有所造诣;而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把课讲得生动幽默,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会知识。但在朱斌老师看来,如果没有前两个层次,只顾着在课上讲段子耍宝,那这门课程基本上就是失败的,那还不如去听段相声,还要老师干嘛。

在被问到自己目前的教学情况时,朱斌老师笑道:“有些同学说我上课挺幽默的,我其实是比较奇怪的,因为我觉得我个人不是个幽默的人,感觉上课的风格是比较严肃的。总的来说,我自己顶多算基本完成第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目前我还在努力朝着第二和第三层次努力。”虽然课堂生动有趣是吸引学生的好法宝,但朱斌老师还是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幽默而选择他的课堂,而是能够从课上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启发思想。


谈读书:读书不能强求

朱斌老师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读书。他认为读书不应强求,是不是专业书籍,作者是谁,都没那么重要,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说道:“根据自己的兴趣看,尤其对于本科生,这一点特别重要,广泛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才能看得进去,要是非要逼着自己去看那些不感兴趣的,反而容易打击积极性。”

此外,读书的不强求还体现在不强求过目不忘和僵硬地遵循某些读书习惯。朱斌老师自己的体验是,读过的书会在大脑中会留下线索,需要的时候,就能够很快的定位。尽管有许许多多标榜高效率的读书习惯,但朱斌老师认为读书的习惯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必强求遵循一个刻板的标准,就像余英时教授所说“读书无定法”。


谈人大:变迁的人大,无悔的选择

朱斌老师从2007年开始,便一直在人大学习,走过了本科、硕士与博士的时光并最终留在了人大成为了一名教师。在人大的这些年,他见证了人大许许多多的变迁,他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建筑的变迁了,在他本科四年期间,每一年都会新建一栋楼,像品六、国学馆、新图书馆等;到了硕士博士的时候,好像是每年都会翻新几栋楼。可以说在朱斌老师的读书生涯中,人大校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除了建筑的改变,校园里的老师、同学也都换了一波又一波,在他本科的时候,像潘绥铭老师、林克雷老师等很多老教授还没有退休,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开始走上科研和教学岗位。



对于人大这一方精致的校园,朱斌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谈到为何一直留在人大学习时,他笑道:“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带有点主观色彩的,我本人是比较安土重迁的,不太愿意变化。另一个是被动的,因为选择学术道路没有太多其他可以选择的路,就是一直读下去,而我的英语也不太好,所以也没选择去国外读。第三个就是因为我的导师了,我的导师是李路路老师,我的成长离不开李老师的持续教导与帮助。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李老师指导的,经过两年硕士学习,我觉得国内就找不到比李老师更合适的导师了。跟着李老师学习比较自由,李老师不会让你做不感兴趣的课题,不会限制学生的选题,只要你能说服他这个选题值得做,他都会给你搭好平台。而且李老师比较纯粹、性格宽厚,既无门派之间,鼓励学生多向其他老师请教;也没有什么等级观念,鼓励学生们和他讨论甚至是争论学术问题。所以,虽然学术界目前有很多问题,但李老师可以给你搭建一个相对自由的学术小生境。”

校园在不停地发生着改变,而不变的,是朱斌老师对人大的深深眷念。作为他的精神家园,他无悔亦无怨,用他的青春去奉献,守护着人大。


寄语:可以慢下来,但是不可以停止追寻

“无论现在是否有确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不要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脚步可以慢一些,但步子一定要迈开。”这是朱斌老师对学弟学妹们真挚的寄语。



在人大这一方精致的校园里,十一载春秋,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锐意进取的青年学者,这一路上,朱斌老师有着许多的感悟,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进入大学后能够行动起来,在大学继续刻苦学习,他说道:“我知道劝人好好学习像是不必要的唠叨,但我看着现在的学生好像挺矛盾的,一方面急于找到一份好工作,一方面在大学里又无所事事、不读书不学习。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论是什么工作,学习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很多学生好像都认为自己天赋异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下佛脚就突然有了主角光坏,什么能力素质都有了。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我们社会学来看,如果没有个“好爸爸”,还是老老实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努力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步伐可以慢下来,但是不可以停止追寻,那么终将有一天,梦想之花会在努力灌溉的原野上绽放!